市場回暖,想必持有上述板塊的基民們,基金賬戶也回了一點血。但也有朋友發現,手上的基金沒怎么漲,眼看別人吃了肉,自己卻連湯都沒得喝,這心理啊,瞬間就不平衡了,心想這只基金是不是涼涼了?
對于自家基金跟跌不跟漲、不如"別人家孩子"的吐槽,這種情況真的是再常見不過了,誰沒遇見過幾次別人"坐火箭"自己原地踏步、別人穩穩當當但自己"高臺跳水"的情況呢?
當心理預期和基金實際表現出現偏差,有些朋友就會對手中的基金非常不滿,這種時候大家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:要不要換個基金?
對于這種情況,基金可以換,但前提是要在正確地評價和比較之后再更換。而在比較過程中,應該遵循以下三個原則。
1、“同類型”原則
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的最重要的一點是,基金的比較最好是遵循"同類型"的規則。
比如,有些客戶買了"固收+"基金,在市場漲的時候抱怨其表現趕不上其他的股票基金。這種判斷,其實就有失偏頗了。
"固收+"本身就立足穩健,大部分倉位投資于債券,市場上漲時趕不上高倉位的基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,并不能以此評定它的業績表現"差"。咱們還是要在同類型產品內作橫向比較,得出的結論才更為合理。
2、“多階段”原則
再就是階段性的問題。在比較基金業績的時候,只看單一階段的業績是非常片面的做法,我們更提倡大家多階段去比較,尤其要注重長期的業績。
舉個例子,上周市場上最亮眼的仔是醫藥行業,相信很多人都會羨慕那些手持醫藥基金的朋友。但光憑一周的表現,難道就能說明醫藥基金比我們手中持有的基金要好嗎?
如果把時間從近1周拉長至近半年、近1年來對比它們的業績,相信大家都會得出自己的答案。所以,過于關注短期業績,可能會讓我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,拉長時間再去比較,得出的結論也會相對更客觀。
3、“匹配性”原則
最后談談匹配的原則,對于一只基金好壞的評定,除了它自身的業績表現外,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匹配投資者的需求,是否符合我們的投資目標。
很多投資者時常感到焦慮的主要原因,就在于熱衷跟別的基金做對比,總覺得"別人家的孩子"更好,而沒有進一步去思考它到底適不適合自己。
一只股票型基金在激進者眼中可能是沖鋒陷陣的絕佳利器,但如果到了穩健者手中,或許就會變成了讓其寢食不安的罪魁禍首。
全市場基金數量已過萬只,盲目比較收益,很容易讓我們迷失在投資的叢林當中。因此,除了同類產品之間的比較外,我們更應該重視的,是基金表現和自己最初設立的投資目標之間的對比。
如果在多方比對過后,發現一只基金的表現不及同類,也沒有滿足我們所期望的目標,這時再來談更換基金的事,或許才是更為理性的選擇。